政策文件总结

链接:区域发展文件和论述

以上内容的参考意义在于,我们区域协调发展进行到了什么阶段?新阶段面临着怎样的新问题?需要什么样的理论和实践去应对?

1949年10月开始,在省以下设立“专区”或者“地区”。50年代开始试行“以市管县”。1983年开始,“以市管县”在全国推行,大多数“地区”都改成了“地级市”。

2016 年,习近平指出, “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人民出版社 2016 年版,第 83 页。)

习论述协调发展

习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论述

  • 发展动力论:贫困(落后)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经济增长不是由外生因素引起的,而是由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实现“新组合”的内生因素引起的。[1]……只有用好外力、激发内力,才能形成合力。[2]
  • 人民中心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实践结晶。
  • 发展增长极论:由于集聚效应、规模效应的作用,具有区位优势的少数先发地区优先发展成为增长极,经空间演化逐渐形成发展轴,最终形成发展地带和增长网络。
  • 跨区域合作论:生产要素在不同区域间的重新配置和组合
  • 对口帮扶论
  • 对外开放论

核心思想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培育区域发展新动能,从依靠外力推动向激发内生动力转变,形成区域自我创新和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推动实现包容性增长。

2017年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标志性年份,习近平亲自主持起草的十九大报告正式将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部署由“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提升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出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并在原先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四大板块的基础上,加入老少边穷地区发展、城市群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等内容。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保持合理的职业结构,高起点、高质量编制好雄安新区规划。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要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产业发展。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科学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高城市群质量,推进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建设,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落地步伐。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3]比陆铭所说人均GDP意义的均等化更加高明

协调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强调协调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更注重发展机会公平、更注重资源配置均衡。还比如,协调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我国正处于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个阶段是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时期,发展不协调、存在诸多短板也是难免的。协调发展,就要找出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4]

王朝科、吴家莉、刘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重要论断》,《上海经济研究》,2023年第2期。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形成具有历史性、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也不能一蹴而就。

“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要根据主体功能区
定位,着力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用主体功能区战略统领区域协调发展是一项大战略,要“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这篇大文章”,必须“要深刻理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要义,各地区要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按照政策精准化、措施精细化、协调机制化的要求,完整准确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

“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区域分工不等于各自为政,而是在“全国一盘棋”的整体规定下的系统集成式分工,这就决定了区域分工能够在共同目标约束下产生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这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动力源。

  • 全国经济发展动力系统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
  • 次区域性经济发展动力源的中心城市或城市带:东北的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城市带、西南的成都—重庆—贵阳—南宁城市带、西北的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城市带等

每一个城市带上的节点城市同时又是省域内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他们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将成为更大空间范围内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习近平总书记擘画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蓝图———连接东中西,贯通南北的区域发展格局,即:“要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力布局优化,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构建连接东中西,贯通南北方的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式的区域开发新格局,不断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空间发展长期不平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等是子战略,是整体思维、系统思维的具体体现。

张可云:《新时代十年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成就》,《国家治理》,2023年 第2期。

https://mp.weixin.qq.com/s/_q0SQ40ahRoI68ylOausTQ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雏形,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之后这一战略的重点不断调整。

  • v1.0:1992—2003年,我国分别制定、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与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处理西部地区的落后问题和老工业基地的老化问题
  • v2.0:2004年,我国首次将各区域均置于协调发展的战略框架之内,提出了包括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 v3.0:2007—2012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基础上,主体功能区战略也应运而生
  • v4.0:2013—2019年在之前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这一战略.
  • v5.0:2020年以来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这一战略

【此处应对应于协调发展的概念界定部分】

  • 区域协调发展的本质是追求各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动态平衡。“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地区分化是与区域协调发展要求背道而驰的,但也不能搞地区间分配的平均主义,更不能要求各地区产业结构雷同、发展思路和路径照抄。
  •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最终目标包括三个方面,即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
  • 第三,我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形成具有历史性、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也不能一蹴而就。

区域协调发展成就:

  • 西部大开发稳步形成新格局。
  • 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
  • 中部崛起再上新台阶。
  • 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
  • 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

重大战略实施的主要成就

  • 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 粤港澳大湾区高标准创新建设。
  •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引领国内大循环。:2018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
  • 长江经济带在修复生态环境中稳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 黄河流域全面推动高水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标签

关于协调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辨析

  • 经济协调发展的定义——过去的研究都是结合着发展差距,没有独立给过明确的界定
    • 增长与发展的区别:约翰·弗里德曼给过一个比较。
    • 发展通常指的是从某一经济形态到更为进步的经济形态的变动过程,[5]是一种不平衡的连锁演变进程。[6]
  • 南北经济协调的特殊性、面临的难题
    • 南北问题同东西问题的区别需要重点说明(经济代差与结构调整的区别)
  • 南北方产业结构差异作为考虑(除了轻重上下的差距,还得有工农的比例)

吴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若干理论问题思考——兼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与内涵[J].区域经济评论,2013(06):13-18.

厉敏萍,曾光.城市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综述[J].经济体制改革,2012(06):53-56.

蒋清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1995(06):49-54.【北核】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关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国内学界有以下研究视角:

  • 发展过程论:张敦富和覃成林(2001),经济交往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区域间差距缩小的趋势;

    • 覃成林(2011):[7]
  • 张可云(2014)[8]:包括经济效率、社会公平、生态平衡、政治联合和文化融合等多维度;

  • 徐康宁(2014)[9]:各地区总体上发展同步、利益共享的状态。

  • 过程状态论:蒋清海(1995)[10],开放条件下,各区域间形成相互依存、适应、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蒋清海在1995年写了好多相关文章】

  • 发展模式论:高志刚(2002)[11],从效率与公平角度考虑,有重点发展、优势互补

  • 发展战略论:陈秀山和刘红(2006)[12],发展的过程中,区域差距稳定在适度的范围内

经济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物质和非物质基础设施的进步是其他维度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

review

献策国内区域协调发展的流行理论

林毅夫与他的团队的《吉林报告》

林教授的理论本身,除了有些机械决定论的毛病外,其实槽点不大。最大问题在于,《吉林报告》没有把吉林省的禀赋分析对。

①基本观点:从一个经济体在每个时间点给定的要素禀赋及其结构作为分析的切入点,认为这些因素决定了该经济体的产业类型(资本密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要素价格能充分反映出要素的相对稀缺性,由此,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自发按照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和技术。该理论强调企业的“自生能力”,即企业在开放竞争环境下不需要政府补贴就能获得社会上所接受的利润率。认为企业获得自生能力的关键在于所处的产业部门符合本国的比较优势,并且本国有合适的硬的基础设施和软的制度安排配套。[13]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由于禀赋结构不同,相应也会有不同的经济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阶段论:【意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区域协调发展只是时间问题(新古典的经济收敛理论),不需要政府等外生力量的干扰

  • 认为落后的地区(国家)一定是自然资源或劳动力相对多、资本相对短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不是资源相对密集的就是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生产力水平低。产业资本使用的非常少,雇佣的劳动非常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非常低,在温饱线上挣扎,资本拥有者比较富有,在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中就有比较大的影响力。
  • 到了比较高的发展阶段,资本积累多了,劳动力变成相对短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生产力水平高,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当中资本使用非常多、劳动力相对少,使用的劳动力通常需要高人力资本,其收入水平高,自我保障能力强,资本家对劳动者的控制是小的。

②政策建议:对于东北发展问题的见解

东北的禀赋及结构:

  • 市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民营企业难以在市场上获得与国有企业平等的竞争地位;政策性负担过重,要素价格难以反映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
  • 东北的产业结构不符合我国整体的由“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要素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
  • 结构:一方面是农业部门与非农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另一方面是制造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转型;;东北地区经济增长迟缓的背后是产业结构转型过程的迟缓和停滞,由于东北地区有利的农业条件和较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部门工资偏高,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面临较高的用工成本。在全国其他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出口大幅增加时,东北地区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十分有限,从而错过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扩张带来的经济增长。相较于制造业部门,农业部门本身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慢,且在农产品统购政策下,东北最具有比较优势的粮食作物的价格被压低,因此即使专业化于农业,也难以通过较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来实现资本的快速积累。[14]

Caselli和ColemanⅡ(2001)关于美国地区间经济增长收敛的研究。他们发现,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地区(如美国东北部)的经济增速慢于后实现工业化的地区(如美国南部、中西部),后发的地区能够实现追赶,是因为其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实现工业化,即从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型。

Caselli, Francesco, and Wilbur John Coleman II. “The US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regional convergence: A reinterpret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9.3 (2001): 584-616.

③可能的不足(评述):

  •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竞争问题:参考谢富胜、王松《在协同竞争中推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文。
  • 以现实服从理论,认为东北高度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结构的现实,不符合作为发中国家的中国应有的“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特征,与上文提出的发展阶段论相违背。
  • 从农业就业占比来看,东北地区比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始终保持50%左右,缺乏从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的结构转型。

陆铭与他的《大国大城》

基本观点:

  • 决定地区比较优势的因素里,自然地理环境占据了很重的成分。【有些地方靠近海港或河港,或者靠近中心城市,更适合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所能容纳的人口较多;而另外一些地方远离港口,也远离中心城市,比较适合发展的是农业、生态旅游、自然资源等】
  • “在集聚中走向平衡”也是全球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世界银行,2009;[15]陆铭,2019[16])。一国集聚程度有多高,取决于集聚带来的好处和坏处相权衡。当集聚带来的好处不够明显,但坏处体现出来的时候,集聚的水平就会相应地稳定下来。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调节变量就是生产要素的价格。[17]
  • 陆铭认为,中国的问题不是经济太集聚了,而是人口集聚未能与经济集聚同步。[18]片面追求区域间的"均匀分布",引导经济资源配置到效率低的行业和地区,致使资源配置效率恶化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然而,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不等于经济和人口的"均匀分布",而应该着眼于"人均"意义上的平衡发展。[19]

政策建议:

  •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地区间平衡的实现依赖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20]自由移民是缩小差距,在一国实施统一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重要保障。[21]
  • 区域发展政策应该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让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按回报在地区间自由流动,同时,在政策导向上以地区间的人均收入均衡替代经济总量的均匀分布,最终开启“在发展中营造平衡”的区域发展新时代。[16:1]要素(特别是劳动力)自由流动是大国空间治理的基础,它会促进地区间的生产率趋同,使得统一的汇率能够反映各地区生产率水平,以免欠发达地区面临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但实际汇率高估的困境。[22]

可能的不足(评述):

  • 强调了自然地理位置、环境等客观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但对于被哈维称为……的“人造自然”关注不足。
  • 陆铭提出的“中国人口集聚未能与经济集聚同步”。为什么只有一线城市有吸引力?这本身是个问题,依靠市场的力量、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不能解决。对于“公共服务”不好的地方,劳动力的流出尽管会让地方政府“痛定思痛”,但却没有办法依靠市场的力量实现公共服务的提升,因为没有财政 。

安虎森

安虎森:《产业转移、空间聚集与区域协调》,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年。

基本观点:

  • 区域是一种具有一定空间维度的经济组织。不管是世界,还是以国内不同区域,都呈现出一种“块状”特征,也就是说经济变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是不连续的。块状经济形成原因:(pp.2-6)
    • 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 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 创新能力的区位锁定与知识溢出的局限性【罗默将知识区分为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前者产生外部经济,后者产生内部垂直效应。具有垂直效应的专业化知识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由此带来要素收益率的差异,使得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存在差距。而专业化知识的积累与创新联系在一起,专业化知识积累的越多,创新能力越强;反之也一样。正是由于创新的排他性和竞争性,一旦形成创新中心,该创新中心则不会轻易转移,具有较强的区位锁定效应。】
    • 政府规划与财政支持
  • 块状经济的特征:
    • 经济系统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决定了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p.8)
    • 区域经济系统的内生力量促使经济活动产生空间差距。(pp.9-10)【存在累积因果循环的经济中,随着要素流动性和市场开放度的提高,将进一步加剧初始的差异,最终导致中心-外围的分布格局。由于形成了循环的因果链,在外生力量消失后,这个过程仍在进行。】
    • 区位的粘性(路径依赖)(p.12)
    • 产业聚集带来聚集租金。当形成中心-外围区域间结构时,可流动要素对区位是有选择性的,选择标准就是形成“聚集租金”。(p.16)
  • 非均衡力以及循环累计因果律:与非均衡力直接相关的经济规律就是循环累积因果律。(pp.19-20)
    • 需求相关联的循环因果链:假设有两个初始禀赋相同的区域A和B,人口突然从A转移至B,人口转移导致消费支出的转移,由此导致生产活动的转移。
    • 成本相关联的循环因果链:A地劳动力的减少导致市场规模减小,更多的生产活动转移至B【规模效应降低了贸易成本】,降低了B的生活成本。
    • 需求相关联的循环因果链和成本相关联的循环因果链之间也形成因果链:
  • 区域的两类交易成本:①区域内交易成本,与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关。②对外的交易成本,指对外开放程度。(p.21)
  • 区域差距的形成机理
    • 在新古典框架内引入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技术工具。(p.35)
    • 规模经济促使大规模生产方式的出现
    • 当贸易成本下降,或规模经济收益得到增强,将发生经济活动的聚集和城市化进程。

政策建议:

  •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 市场规模大的区域,比市场规模较小的区域更有吸引力。因为市场规模大的区域更容易吸引可流动要素,后者更容易损失可流动要素。从而形成不断强化市场规模较大区域的区位优势,开启一轮累积循环因果过程。(p.39)
    • 区域经济为块状经济,不同块状体之间存在一种非均衡力,这种非均衡力的作用导致聚集力较弱的区域的可流动要素的外流,恶性累积循环因果导致不断放大二者之间的差距
    • 要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必须打破这种不断扩大区域发展差距的累积循环因果机制。
    • 扩大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规模、或者消费规模。外生途径是引导外部资源向欠发达地区转移。(p.40)
    • 精准确定不同区域在新发展格局下的定位和发展重点。精准确定不同区域在新发展格局下的定位和发展重点[23]

可能的不足(评述):

张可云

孙三百、张可云:《中国区域经济分化与空间动能解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2年第5期。

蔡之兵、张可云:《区位比较优势衰减、优势再造与政策含金量——东北振兴问题的本质与解决方向》,《经济纵横》,2020年第6期。

邓仲良、张可云:《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异为何存在?——一个空间经济学的解释》,《经济研究》,2020年第4期。[含有空间计量模型]

基本观点:

  • 要区分“两主”“三核”与“四从”。[24]

    • “两主”是指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即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与东部率先) 与主体功能区制度, 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 “三核”是指落后区域、膨胀区域与萧条区域 (即老工业基地) , 这三者可概括为“穷、堵、老”, 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直接发力点, 是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核心关注点
    • “四从”是指四个涉及空间并间接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四个战略, 即新型城镇化战略、陆海统筹战略、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
  • 区域生命周期理论:任何一个已步入现代化轨道的区域, 都会经历从年青到成熟再到老年的阶段演变过程。【现代化前区域、年青区域、成熟区域与老年区域】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同, 要素流动形式不完全一样, 不同区域在空间发展格局中所处的竞争地位也不同。[24:1][25]

    • 现代化前区域是尚未迈入现代化轨道的区域, 其典型特征是发展水平较低
    • 年青区域是发展活力十足的区域
    • 成熟区域是由于发展水平高而对其他区域取得了主宰地位、增长速度趋于稳定的区域
    • 老年区域是优势丧失殆尽的区域
  • 区域间的非匀质性决定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长期存在[26]

    •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最终目标包括三个方面,即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

政策建议:

  • 问题区域可归纳为“穷、堵、老”, 即落后区域、膨胀区域与萧条区域 (或称老工业基地) 。不同类型的问题区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发展起点、思路与方向都不相同, 但有一个共同点, 即均需要中央政府出面统筹协调并予以有针对性的扶持[27]
    • 扶持“穷”者的政策重点应落脚于促使其加快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或服务业社会, 最终步入现代化轨道
    • 扶持“堵”者的政策重点在于促使其通过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吐故纳新, 永葆经济发展活力;
    • 扶持“老”者的政策重点应倾向于帮助其通过产业转型或重构, 重振昔日雄风, 最终目标是恢复往日活力和地位

可能的不足(评述):

  • 借用了区域生命周期理论,[28]但没有进一步提出不同区域类型之间的转化机制,只是一个类型学意义的划分。
  • 转化机制借助于央政府出面统筹协调并予以有针对性的扶持。

孙久文

孙久文、王邹、蒋治:《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区域协调发展》,《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

孙久文、蒋治:《新发展格局下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骨架与路径构想》,《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

基本观点:

  •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区域发展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超大人口优势,在空间上引导生产要素形成集聚态势,凭借更高密度下的学习、匹配等机制,进一步提升劳动力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在各地区自然禀赋差异较大的国情下,人口的技能素养、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存在的显著分化。

  • 培育增长极和追求空间正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两大条件,前者是“做大蛋糕”,后者是“分好蛋糕”

  •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标准[29](pp.21-22)

    • 第一是缩小并最终消除区域发展差距
    • 第二是实现区域间公共服务的适度均衡
    • 第三是实现区域间发展机会的均等
    • 第四是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区域是一个实体,是一个子系统。区域体系是由无数个区域实体组成的,而且每个实体都有其自身的特性和运行规律。

政策建议:

可能的不足(评述):

刘秉镰

刘秉镰、张伟静:《新发展格局下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历史演进、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年第3期。

基本观点:未来,促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要推进更大范围的市场开放、更宽领域的贸易开放、更深层次的制度开放。

政策建议: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以制度型开放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自贸区特色开放和联动发展提升协同效能;扩大服务业开放延长国内价值链;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深化区域分工与协作

可能的不足(评述):空虚

发展不协调的不利后果

一些学者经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发展长期处于不协调状态,可能会带来经济增长能力、生态发展、社会不稳定等方面的问题。(Kanbur and Venables,2005[30];Li et al. 2014[31])

翻译稿:区域经济质量发展不平衡的度量:来自中国的证据

Liu, Q., Xu, S., & Lu, X. (2020). Imbalance measure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quality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China.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65, 527-556.

摘要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跨省之间密切相关,与经济质量的增长平行,甚至受到外生变量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基于“投入和产出”的区域“双向”理论,全面反映了经济质量发展的现状。在用全要素生产率(TFP)衡量经济质量之后,提出了一种计算区域发展中经济不平衡质量(QEIRD)的反向绝对分散法。此外,采用卡方分布拟合QEIRD等级,并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下,通过外生变量和区域分解分析QEiRD的原因。结果表明,基于TFPI的QEIRD测量新方法在中国国家层面是科学合理的。其次,从三种区域分解方法得到的结果高度一致,表明中国的QEIRD一直在减少,但在某些时期和地区并没有持续减少,而且在从第三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第三,总QEIRD的主要来源是区域间QEIRD;然而,区域内QERD的增长率不容忽视。此外,外生变量在降低QEIRD方面具有关键作用;这是中国实现第一阶段、走向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期不懈努力。

引言

目前,现有文献对区域发展不平衡(IRD)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

  • 其中之一是关于指标的选择,主要包括经济指标和其他指标。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基于GDP、GDP变形指标及其替代指标的选择
    • 锡尔指数(Theil)、基尼系数、离差
  • 其他地区的IRD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公共设施和人才分布方面。IRD的多机制。Li等人(2014年)评估了因素对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和时间差异,重点关注环境发展对IRD的影响。

综上所述,当前关于IRD研究的文献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人口加权变异系数法的空间演化分析是主要研究方法。如何拓宽IRD的研究视角,而不是仅仅基于GDP及其变形指标?考虑到转型过程中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分散效应,如何衡量不平衡程度的具体排名?是否有其他因素从输入角度和外生变量的实际影响影响QEIRD?如何从空间-时间演化和波动性特征方面分解QEIRD与面板数据的起源?

本文以“双向”区域发展不平衡测度理论为基础,对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进行测度,

评估要素配置和城市化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时空差异,2004年2010年

Assessing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fferences in the impacts of factor allocation and urbanization on urbanerural income disparity in China, 2004e2010

摘要

本研究利用2004年至2010年的跨省面板数据集,以城市偏差理论(urban-bias theory)为基础,分析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要素配置和城市化。通过考虑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的存在,实证检验了这些关联是否在各省之间有所不同,并随时间变化。面板数据回归结果首先表明,要素配置差异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城市化缩小了这一收入差距。然而,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技术观察到这些影响的空间和时间差异。教育资源配置仅在许多东部和中部省份发挥作用,在此期间其影响不断增加,而资本配置的影响在大多数西部省份较为明显,并保持相对稳定。此外,政府

从外层空间衡量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

Xu, S., Liu, Q., & Lu, X. (2021). Measuring the Imbalanc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from Outer Space in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9, 519 - 532.

摘要

我们开发了一个统计框架,使用卫星夜间照明(DN)数据来增强官方GDP测量,并给出了DN和GDP之间的非线性替代关系。本文利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下的二维分解方法,利用DN而不是GDP来衡量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IRD)。该方法使我们能够在所提出的框架下分析DN分量对区域内和区域间不平等的贡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区域间而非区域内的不平衡是IRD对中国全国影响的主要原因。


然而,在肯定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中国GDP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因此,对以GDP指标或其衍生指标衡量的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提出了更大的质疑。外部质疑使得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成为学术讨论的重要话题。

在本文中,我们关注GDP和DN之间的实际替代关系,特别是非线性关系的研究。在确定了二者之间的具体替代关系后,我们用DN而不是GDP来进一步挖掘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

当我们衡量地区不平等时,需要区分两种类型的地区不平等:

  • 第一个区域不平等是指各区域人均收入的未加权变化
  • 第二个区域是指各地区人均收入的人口加权变化。

  1. 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17-18页。 ↩︎

  2.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39页。 ↩︎

  3. 习近平《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https://www.12371.cn/2019/12/15/ARTI1576408087131257.shtml。 ↩︎

  4. 习近平《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https://www.12371.cn/2019/05/16/ARTI1557969383087897.shtml。 ↩︎

  5. [美]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潘照东、曹征海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44页。 ↩︎

  6. [美]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潘照东、曹征海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58页。 ↩︎

  7. 覃成林,张华,毛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辨析、判断标准与评价方法[J].经济体制改革,2011(04):34-38. ↩︎

  8. 张可云,易毅,张文彬.生态文明取向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内涵[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24(02):77-81. ↩︎

  9. 徐康宁.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与新思路[J].江海学刊,2014(02):72-77+238. ↩︎

  10. 蒋清海.论区域分工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J].求索,1995(05):13-18.——蒋清海.经济体制改革的区域性透视[J].经济体制改革,1995(03):49-56+127.——蒋清海.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调整[J].当代经济科学,1995(01):73-77+67. ↩︎

  11. 高志刚.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理论、应用和调控[J].中国软科学,2002(11):94-98. ↩︎

  12. 陈秀山,刘红.区域协调发展要健全区域互动机制[J].党政干部学刊,2006(01):26-28. ↩︎

  13.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学习与探索》,2023年第2期。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世界意义》,《新理财(政府理财)》,2023年第4期。 ↩︎

  14. 林毅夫、尤炜、张皓辰:《“东北现象”及其再解释——产业结构转型的视角》,《中国经济学》,2022年第2期。 ↩︎

  15.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9: Reshaping economic geography. The World Bank, 2008. ↩︎

  16. 陆铭、李鹏飞、钟辉勇:《发展与平衡的新时代——新中国70年的空间政治经济学》,《管理世界》,2019年第10期。 ↩︎ ↩︎

  17. 陆铭:《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35-36页。 ↩︎

  18. 陆铭:《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44页。 ↩︎

  19. 陆铭:《中国经济的症结是空间错配》,《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

  20. 陆铭:《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37页。 ↩︎

  21. 陆铭:《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40页。 ↩︎

  22. 李鹏飞、陆铭:《大国空间治理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2022年第6期。 ↩︎

  23. 安虎森、汤小银:《新发展格局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探析》,《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8期。 ↩︎

  24. 张可云:《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内容与机制》,《中国国情国力》,2018年第5期。 ↩︎ ↩︎

  25. 张可云:《新时代的中国区域经济新常态与区域协调发展》,《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

  26. 张可云:《新时代十年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成就》,《国家治理》,2023年第2期。 ↩︎

  27. 张可云:《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内容与创新方向》,《区域经济评论》,2019年第1期。 ↩︎

  28. Thompson, John H. “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for manufacturing geography.” Economic Geography 42.4 (1966): 356-365. ↩︎

  29. 孙久文等:《区域经济前沿: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 ↩︎

  30. Kanbur R, Venables AJ(2005) Spatial inequality and develop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22(4):17-25. ↩︎

  31. Li Y, Wang X, Zhu Q, Zhao H(2014) Assessing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fferences in the factor allocation and urbanization on urban-rurual income diparity in China, 2004-2010.Habitat Int 42:76-82. ↩︎